后半句话,薛洋仿佛是在说给自己听的。
好像他自己也明白,要想继续走下去,他必须要努力说服自己。
囊如耳廓的是涓涓水声,咕噜噜的响着。
难得的静谧,宝贵的平和,让晓星尘回忆起自己恬淡的孩提时期。
晓星尘在从在郁郁葱葱的竹叶间从来辨不清那隐匿四周的方位,但由师尊牵着自己,拐过千回百转的青石小径,听着清风微拂下此起彼伏的汩汩竹涛,他也从未有过一丝惶恐。
他和师尊溯溪而上,在整座山唯一一杆金镶玉竹下坐定,师尊在小溪旁的一面光洁的花斑岩上誊抄古籍心法,晓星尘便晃悠着脑袋,学着攀附在草叶上的青虫,在微微泛着些cháo气的草地上一拱一拱。玩得厌了,就从乾坤袋里掏出从书斋里带出来的书,蹭到师尊身边,倚着师尊那头披散的鹤发,老老实实地看书。
阅读过程中,晓星尘无论遇到的是生僻的字词理学,晦涩的道法经纶,还是偏远的志怪传说,抱山散人总能轻轻搁下笔,慢条斯理地同这个纯真稚子娓娓叙说,为他答疑解惑,无数问题,无一例外。
那是像星星一样闪耀的岁月:越过竹叶遮挡的阳光,师尊身上的古檀香,哗哗纸业间溢出的墨香,嘤嘤啁啾的鸟啼。这竹林间无数的美好都jiāo织在一起,仿佛点燃了一把千年难遇的上好安神散,让晓星尘总会伏在师尊的膝头沉沉睡去。
睡梦中,会有一只微凉的手替他拭去额前细细的睡汗,驱赶嗡嗡蚊虫。
待他醒来,第一眼撞上的,永远都是那双流转着夕阳余晖的眸子,还有一声轻柔的询问:
——“小瞌睡虫,饿不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