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页

“好孩子,世伯头回见你,这个你拿去。”大叔说着递了个盒子过来。

“谢谢世伯。”明煦接过,只觉得入手很沉,不知道是什么东西。

“好孩子,进学了吗?书读到哪了?”林大人问。

问候学习是日常。

“入学了,四书里在学《孟子》。”明煦乖乖回答,准备迎接考教。

果然。

“圣人孔子曾提出‘天下归仁’,儒家思想以‘仁’为核心,煦儿对‘仁’何解?”林海提问道。
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不止一次的提起“仁”,弟子樊迟问“仁”时,他答“仁者爱人。”弟子颜渊

问时,他又说“克己复礼为仁,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”

在他之后,又有无数先哲对“仁”进行注释,各有见解。

这实在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题目。

明煦站着想了一会儿,说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眸然,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
林海听罢,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,只说“仁君在位,贤士在职。何解?”

“国君进贤,如不得以,将使卑瑜尊,疏蹦戒。”明煦回道。

“不错,老师后继有人。”林海显然还算满意,转头对明榭如是说。

“他还小,能看出什么,如海谬赞了。”明榭说。

嘴上谦虚,其实心里还是满意的,煦儿这小子确实比他老子小时候要来的聪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