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冥封宇仍记得他第一次见到欲星移的场景。
那日他在武场习武,鳞王将他唤去,北冥封宇看到往昔威正严肃的父王罕见地软了眉眼,将一个容貌清秀的鲛人少年领至他面前,告诉自己,这是海境新任丞相欲星移,以后便是你的老师。
少年丞相,风姿卓绝,彼时他二人同年同岁,却有着不同的经历与风华。他是鳞族太子,欲星移却已位居朝堂高位,他可与鳞王议政、可与群臣舌战、也可对太子所学所问给予完美解答,而他谈吐举止亦是风趣儒雅,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。
太子时期的他便被欲星移深深吸引,只不过那是出于对他的憧憬与钦佩。
鲛人一族天资聪慧,又皆有上乘品貌。欲星移贵为始帝嫡系血脉公子苏后人,则更是其中翘楚——面如冠玉,眉飞入鬓,清俊端庄。而随着年岁渐长,青涩之气渐褪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温润与儒雅,如夜幕星空下的广袤远海,飘渺浩然,却又玉意无双。
欲星移与他亦师亦友,他与欲星移情同手足。他被欲星移的端方清雅与沉着稳重所吸引,却也偶因对方的神秘与不可捉摸而心生惴然。那时他已登基为王,而他亦助他平定海境内乱,二人君臣相佐,相互扶持,本应是心无罅隙,全然托付。可年轻的鳞王却察觉到,欲星移有许多事都未曾坦诚相告,有许多事他都在暗处独自揽下,不曾让他知晓。为此北冥封宇也烦恼过、纠结过,气恼过、愤懑过,可兜兜转转,千百个念头走过百轮,最终他仍选择了宽忍与包容,选择了放下芥蒂与心焦,选择了无条件的相信,相信着那个在他心中最独一无二,也让他心生恋慕的欲星移。
初登大宝的他被欲星移深深吸引,彼时他在心绪纠结处,发觉了自己最隐秘的心意。
充实后宫、开枝散叶、传宗接代是君王的职责之一。北冥封宇在为王第一日便心知此事会被群臣提出,故而早已备下腹案以面对这种局面。可北冥封宇千想万想,却未曾想到,那一日在朝堂上提出鳞王纳妃一事的,竟会是在他心中占去泰半光景的鳞族师相——欲星移。
那一刻,心中涌起的情感是惶然,是心凉,是迷茫,亦是一种被唤作“一厢情愿”的无力感。北冥封宇坐于庙堂高处,自上而下望着立于群臣之前,神色淡然说出“纳妃”二字的欲星移,平生头一次感受到自四肢百骸渗出的冰冷与寒凉。眼前景物上的诸般色彩一一褪去,五色斑斓化为灰败颓然,心中高墙轰然坍圮,那些断壁残垣下压着的,皆是被他压在心里,字字珍重的“欲星移”。
一腔真情付东流,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——北冥封宇在这一刻心中唯一能想到的,便是这样一句话。
他终是,一厢情愿。
北冥封宇是这样想的,可他这个念头却在大婚之日,被彻底打破。
鳞王大婚,百官恭贺。北冥封宇却在群臣欢宴时,发现一抹与他人截然不同的身影。
那是欲星移,是当初谏言他为君为王理应早日纳妃的鳞族师相,亦是将他一片真心打碎敛走、不予他半分希冀的……近身之人。
——本王已然娶亲,他夙愿得偿,难道他不应欢喜?
可欲星移现下虽仍嘴边含笑,可眉目却是掩不住的惆怅。他不断往杯中添酒,又将杯盏送入唇边一饮而尽,如此反复,不曾间断,好似那杯中不是能令人长醉不醒的陈酿杜康,而是仅能润喉解渴的水,一杯又一杯,喝得快而急,任凭那上扬微挑的眼尾被醉意薰得通红,却尤不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