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亮,他们并肩看了日出,霞光万道。
终于不得不离别时,他们也给对方说明了自己在京暂住的地址。
再次相见,则是第二天,在别人的家里。
那是一个小花园,尽管当然不如琼林苑那么豪奢,但各处花草树木,小阁流水,布置得也甚为雅致。
园里的宴席简单,但更有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。
白发但红光满面的老者笑着道:“你们还不认识吧——”
“认识。”苏轼先冲着面前恩师一笑,继而侧过了头,朝着苏辙眨眨眼睛,“苏子由,我还想明日去找你,提前一天又见面了。”
苏辙也莞尔,对欧阳修解释道:“我和子瞻在琼林宴上已经相识。”
欧阳修一愣,旋即失笑道:“是啊,你们这样的人,迟早会相识。我还想着把你们介绍给对方,这倒没什么必要了。”
只要他们赴京应了举,他们会相逢相识,与他们会成为欧阳修的学生。
这都是必然性。
三人畅谈了半天,日暮,苏轼和苏辙方与欧阳修告辞,一同离开。片刻后,苏轼站在欧阳修家的门口,把目光投向苏辙,道:“我本是打算明日找你,我们一起去城外登山的,要不,今日就去?”
苏辙指了指已有些昏暗的天色,道:“天快黑了,这时候去登山,我们在城外过一夜吗?”
在苏轼兴之所至,要做些不管不顾的事情的时候,苏辙还是要拉他一把的。
永远如此。
苏轼也永远愿意听苏辙的话,笑道:“那就还是明天登山。今晚月色不错,你到我住的地方去,我们再赏月,聊聊天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