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文风近来写得不多,需要斟酌斟酌再下笔。

皇帝心情更好了,叫人上了锅子,由几位皇子陪着,同李白一道儿吃着火锅喝小酒。

四皇子看着八皇子对皇帝的殷勤样子,心中甚为不爽。想到那贾雨村已经投靠了八王爷,能杀杀这贾大人的威风也是好的,便对着李白道:“听闻先生对那‘拐子案’了如指掌,还做了如此脍炙人口的曲子出来。禛久在深宫,父皇年初时候也曾派我去刑部跟着几位大人历练,不如先生就给我们讲几句案情,也好叫我们兄弟几个多学着点。”

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国计民生的关切,也拿关切的目光看着李白,李白不添油不加醋地照实把案情说了一遍。

皇帝一拍桌子,气道:“光天化日,朗朗乾坤,竟有人置朝廷法度于不顾,如此愚弄天下人,真是岂有此理!”

众位皇子面面相觑,八王爷一咬牙,挺身而出,跪在皇帝跟前,求情道:“那薛家虽说错得离谱儿,但毕竟是紫薇舍人的后人,还望父皇看在薛家祖先的份儿上,宽大处置。”

皇帝将目光投向了去年在刑部待过一段时间的六皇子:“老六,你怎么说?”

六皇子道:“那薛家行凶家奴定然是不能纵了的,薛公子德行有亏,便是祖上有功,也该发落一二。否则百姓听了,只当是有钱便可随意妄为,叫人心寒。”

皇帝曰善,亲自下了圣旨,将那打人致死的家奴收监处斩,再判薛蟠流放北地一千里。

处理完了这件案子,皇帝转头对着李白问道:“翰林院里还有几个缺儿,不知爱卿可有意向?

四皇子望天。

翰林院什么时候有缺儿了?打破头都进不去好吧?父皇见了李先生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,都能睁着眼说瞎话了。

“草民村言村语难登大雅之堂,恐不能胜任。”

上辈子就是干这个的,这多活一辈子,总要有点长进不是?也不能老干这个啊……

皇帝蹙眉:“先生大才,可收什么徒弟了吗?”

李白道:“回陛下,已经有了。”

皇帝道:“那先生有没有兴趣再收几个?”

一个林怀瑾问题就很多了,再来两个徒弟,怕是有些吃不消。

李白诚实道:“暂时没有。”

皇帝能感受到李先生是高人,高人的气质就是不同于常人。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,皇帝并不想强人所难,便放弃了叫李白收自己为徒(?)的念头,约着改日再来行宫喝酒。

李白迷离的眼睛当中终于有了神采:“陛下赏脸邀约,草民必当奉陪。”

既然有酒喝,改天一定来。

薛姨妈知道行宫内传来的消息后,哭死过去。只余宝钗强撑着送哥哥出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