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这次来,因为之前韩非给他通过气,表示秦国有可能会用儒家,因此荀子不仅自己来了,还把他那一大群弟子也给带来了。

荀子这次来可不得了啦,上次来秦国是坐冷板凳,安利送到了嘴边秦国都不吃,荀子一个劲的跟秦王说,你吃啊你吃啊,秦王就一个劲的说我不吃我不吃,最后还真就没吃。

荀子只能离开秦国,去其他国家推销他的思想主张。

而这一次,是昭襄王亲自请荀子来,并且还让荀子最出色的学生之一的韩非给他写信劝说,于是荀子就来了。

这次和上次的冷遇果然不同,荀子受到了昭襄王的热情款待,荀子来了,都不用特意去拜见,昭襄王自己就跑过来接见他了。

对此荀子也很疑惑呀,于是他就问道,秦国是不是准备吐掉法家的安利改吃儒家的啦?

昭襄王也特别实在的回答道,不是呀,其实我请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叨叨。

这下荀子肯定不高兴了,不管是谁被这么耍着玩肯定都是不高兴的嘛,荀子这人虽然心宽,可那也不代表他千里迢迢满怀希望的跑过来,结果人家说我没想用你,就想听你吆喝两声的时候不会生气。

但其实荀子的气很快也就消下去了,因为昭襄王让苏云霜给荀子解释了秦国目前的计划。

“其实先生应该也能看出来,法家的学说用来富国强兵确实收效显著,但若仅仅以法家来治理天下治理人民那却是不够的,因此秦国便要寻求治国治民的新方法,可是我们看来看去,发现各家学说都有道理,各有各的长处,因此就想请各家一起来讨论,然后拿出方案来,秦国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实行。”

这里说的是最合适的,而不是最好的,于是荀子也就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