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听你这么说,我更不想告诉你了。三哥有笑话人的工夫,何不自己猜猜呢。”李明达又对李恪甜甜一笑,然后对他说再见。
李恪不舍地追出去,却见李明达态度决绝,立刻骑马而去。李恪懊恼不已,转即他回身,想去问房遗直。然而就在自己目光投过去的时候,房遗直轻浅对自己行礼,转身走了。
“这算怎么回事,我就那么讨人嫌?”李恪自我怀疑地摸了摸自己的脸,恨得原地跺了下脚才走。
李明达行至安州城的桃花酒楼,瞧着这家酒楼人声鼎沸,客源旺,便跳下马,在大堂内要了些酒菜。她一边假意喝酒,一边听铺子里的那些文人子弟们闲聊言谈。虽然说到私密之处,这些人都围在一起,悄悄地压低话语,小声嘀咕,外人该听不到。但李明达却可以很清楚的把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听清楚。倒真有人提及流水村的事,提到了息王,还说所谓息王的后人据说真确有其人,乃是息王李承乾被诛五子中的一个孩子。
“这就奇了,怎还会有后人?据我所知,当年的事为斩草除根,可全都咔嚓了,一个不留。”
“谁能保没有漏网之鱼,个中细节又不是你我所见。据说是当年碰巧留的一个活口,外头生养的,倒也合理。”
“呸!快都住嘴,敢说这些,你们就不怕被抓了杀头。”
听了警告之话,这些人才消停了,说了些别的。扯来扯去到底没了兴致,几个人就散了。
李明达在酒楼里又待了一会儿,又有人又提及流水村的事,却只是浅显聊到皮毛,便再没继续说下去。
而今酒楼里,这些文人聊最多的还要数昨日灵安寺的闹乱,各种说法。有觉得事情太巧合诡异,怀疑悟远住持被人算计。又有人说去没可能那么多人傻到去诬陷一个和尚,这没利可得,不大合理,遂怀疑是悟远住持真的就如那些闹事的百姓们所言,是个没有医术只为图名的草包住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