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寒烟明白地点点头,果然如她之前猜测的那般。

赵祯随即和赵寒烟谈起了她之前让春来捎进宫的名单。

“这名单怎不是包拯呈报?”赵祯问。

赵寒烟就把经过和其中大概的利害关系讲给了赵祯。

赵祯点点头,“料到这些,本以为若是包拯不敢参奏,我倒要轻瞧他了,原来竟然是师爷规劝。这公孙策看得倒是透彻,是个难得的人才。而今这种情形,我倒也体谅。行吧,便有你捎话给他就可了,反正你现在在他眼里是八王的儿子,就说你自小和我感情好,随便胡诌个理由就是。”

赵寒烟应承,让赵祯放心。

“那我也没什么事了,看你在这不错,我也便安心了。”赵祯在临走前不忘嘱咐赵寒烟,别忘了她当初来这时自己交代给她的事情。

“包大人行事公正严明,没瞧出有什么不轨之举。”赵寒烟表明道。

“那可未必,就如应天阳,当初也是人人口中称颂的端方君子,而今呢,满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禽兽不如。所以这看人还是不能只看表面,只观一朝一夕,要深入了解。你也切莫着急了,慢慢来。”

君王天性多疑,赵祯也不例外。况且他又不像赵寒烟那般提前,身在其中有时难免会觉得难看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