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政看了看墨斗,问:“那俘虏该不该斩?”
墨斗答:“不该。”
……
如此胆大妄为,饶是一旁的甘罗都忍不住为墨斗捏了一把汗。
但是墨斗却意外地放松了下来,他一直担心坑杀俘虏是嬴政的问题,他怕嬴政不把其他国家的人当人,但看来事实并非如此,若是是因为客观原因,那倒还好,他的存在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吗?
“只能斩与不该斩是不同的,”墨斗的胆子很大,他微微一笑,问,“大王可还记得答应斗什么?”
嬴政皱眉,他有点搞不懂墨斗了,他一开始以为墨斗反对坑杀只是因为搞不清楚秦国的状况,但后来他发现对方并非不懂秦国的难处,因此才怀疑墨斗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死以及赵人的身份而反对坑杀……但明显不是……
嬴政到现在还记得,当他质问墨斗时,对方那无辜以及迷茫的眼神……
而现在,墨斗却似乎站在了某个奇怪的维度与他进行谈话,这种感觉很不好,嬴政总觉得自己在对比之下变得狭隘而偏执。
他僵着脸回答:“当然记得。”
当初说好的,墨斗让嬴政满意一次,嬴政就要喜欢墨斗多一点。
墨斗满意地点头,然后匆匆告辞离去,这些年他为了避嫌,只顾埋头造东西,根本没看这些东西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效益,现在看来,秦国的胃口很大,他造的东西远远不够。
第92章
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这个问题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,尤其是中华民族,更是对这个问题探究到了极致。
按后世的经验来看,直接拿出杂家水稻或是番薯玉米之类的物种是最有效的手段,然而墨斗的金手指只是百度,而非淘宝,所以通过改善其他的条件来提高产量。
首先是增加耕地面积,虽然大片的土地都是有主的,但真正开垦的却非常地少,大多数还是以荒地的姿态等着人们汗水的播种,原因无非是生产关系落后,生产工具效率底下,以及人口的不足。
以上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着的,只要提高一样,便能推动其他两样的发展,之前的曲辕犁以及立井水车便是改善了生产工具,有了这两样,人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种植更多的田地。
翻地,浇水的工具有了,主要还剩下播种和收割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