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恢复生产与技术需求

贾张氏的中风好多了,能拄着拐杖慢慢走了,听到林建军的消息,只是哼了一声,没再骂骂咧咧。秦淮茹把家里的粮本锁得严实,她根本碰不到,想闹也没力气,只能每天蹲在门口晒太阳,看着阎家、傻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,心里不是滋味,却又无可奈何。

易中海的身体越来越差,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,由街道派来的赤脚医生定期上门检查。听到林建军的事,他只是浑浊的眼睛动了动,没说话。阎埠贵去探望时,说漏了嘴,说林建军的技术能让齿轮用两年,老头突然叹了口气,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哼:“我这辈子,算不如人啊……”

【叮!】

系统的提示音在四合院的日常里响起,带着“训禽”成果的巩固:

【“林建军技术权威”的辐射效应,使四合院“规则认同”进一步深化:

? 阎埠贵:将“技术至上”列为家训,要求三个儿子“以林建军为榜样”,主动清理院门口的杂物,怕影响林建军家的环境;

? 傻柱:在汽修厂成立“技术互助小组”,把林建军教他的“故障排除法”教给同事,获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;

? 秦淮茹:让棒梗向林卫国学习,放学回来帮着做家务,自己则报名了生产队的“扫盲班”,想多认点字,看懂农机说明书;

? 贾张氏:因“无干扰能力”,彻底沦为四合院的“边缘人”,日均与人交流不超过5句话。】

傍晚,林建军下班回家,苏岚正在院子里给林卫国种的向日葵浇水,小苗刚冒出两片叶子,嫩黄嫩黄的。“今天厂里发了奖金,我买了点肉,晚上包饺子。”苏岚的脸上带着笑意,“王师傅说,你那齿轮技术救了不少生产队的急,县农机站还特意给厂里送了锦旗呢。”

林建军抱起儿子,小家伙正拿着个木制的小齿轮(他用边角料做的玩具),往嘴里塞,弄得满脸口水。“这都是应该做的。”他看着院里的向日葵,“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,是解决问题的。农民兄弟能多打粮食,咱们的日子才能真的好起来。”

车间的方向传来机器的轰鸣声,比往常更响亮、更有节奏,像是在为恢复的生产喝彩。林建军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国家的调整需要时间,农业和工业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只要有技术,有肯干的人,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。

四合院的灯一盏盏亮起,比去年亮堂了不少。阎家传来算盘声和读书声,傻柱家的烟囱冒出了笔直的烟,秦淮茹在灶台前忙碌,连易中海家的窗纸上,也透着点温暖的光。林建军看着这一切,心里一片平静——技术不仅能改变生产,也能悄悄改变人心,让混乱的秩序变得有序,让艰难的日子透出希望。

而他要做的,就是继续握紧手里的扳手,在技术的道路上稳稳地走下去,为自己,为家人,也为这个正在慢慢好起来的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