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

银止川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,答道:“文臣中升得极快的一个大臣,算得上是现今朝堂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了。”

此时赵云升的父亲礼部尚书,就正捧着一杯酒,细声细气地同他说话。

那人则微微含笑,慢慢地应着。看着好一副慈眉善目,平易近人的模样。

“我认识他。”

西淮盯了半晌,却倏然轻轻一弯唇,低哑道。“他现在……已经是御史台的长史了么?”

“是啊。”

银止川道:“人不要脸,就爬的很快。”

——这个人,在西淮父亲被令去修国史时,还不过是叶清明手下的一个小小抄书郎。

他那时没什么才华,又家中清贫,是叶清明想每一个想读书的人都应该得到善待的机会,才给了他一个在翰林院抄书的位置。

谁想到这人后来恩将仇报,告发西淮父亲私记国事。

他将西淮父亲当做了投靠权贵的砝码,痛踩了一脚,高高兴兴跻身权贵去了。

那时西淮曾想不通很久,这个曾经再三上他的家门来,向父亲借米,低三下气的人,怎么可能翻脸如翻页一般,做出那样恩将仇报的事?

看着而今春风得意的父亲旧属,西淮搁在膝上的手指无声地收紧了。攥紧袍角。

“听闻他从前不过是个修国史的小小著作郎。”

银止川倒了杯酒,百无聊赖道:“也确实没什么才能。”

“——入御史台需有才识,他却连首稍微好点的词都作不出来。稍微成样子一点的几首,都是偷别人的作品。拾人牙慧罢了。听说他最早不是在翰林院抄书么?”

西淮低低地应了一声,想起这人曾经抄书,也抄得不怎么样——

字迹太差。

银止川却一笑:“倒是适合他。他除了抄抄别人的作品,也没什么才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