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,被世人称作最好的庸医。它无法根治那些深入骨髓的心病,无法让破碎的东西真正复原如初,但至少,它拥有一种残忍的能力——让那些鲜血淋漓的表面伤口,勉强结上一层薄薄的、脆弱不堪的痂。一年光阴,在上海这座永不停歇的都市洪流中,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。
苏沫在她所在的设计院,已经渐渐扎下了根。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,以及一股被现实磨砺出来的、不肯服输的韧劲,她开始从执行者向创造者过渡,独立负责一些项目中重要的、具有挑战性的模块。她依然忙碌,加班到深夜是常态,但眼神里,曾经那份初来时的茫然与怯懦已被驱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、逐渐累积起来的自信与处事不惊的从容。只是,她的感情世界,依旧是一片被刻意封锁的荒原。夏晚晴在电话里几次三番,小心翼翼地为她牵线搭桥,介绍过几位听起来条件不错的男士,都被她以工作太忙、暂时不想考虑为由,客气而坚定地婉拒了。她的心,仿佛在自己周围,用理智和过往的伤痛,浇筑起了一道高大而冰冷的围墙,谢绝了一切试图靠近的温暖,也囚禁了那个曾经奋不顾身的自己。
命运的齿轮,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工作日,开始了它无声的转动。苏沫所在的团队,成功竞标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跨界合作项目——为一家势头迅猛的新兴科技公司,设计其位于黄浦江畔的新总部大楼的公共艺术装置,并优化其内部核心办公空间的体验。甲方要求极高,理念前卫,预算也相当充足,是设计院里人人眼红的重点项目。
在项目启动会上,对方公司的项目经理,一位精明干练的中年男士,在详细阐述了设计需求和品牌理念后,特意强调了一句:“这个项目,我们集团CEO非常重视,视作公司未来形象的重要载体。因此,后续几个关键节点的方案汇报,他可能会亲自参与评审,还望贵方高度重视。”
这话如同给团队打了一剂强心针,也带来了一丝无形的压力。苏沫和同事们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,谁都明白,这既是挑战,也是绝佳的展示平台,若能获得甲方CEO的认可,对个人和团队都意义非凡。
第一次正式的方案汇报,定在一周之后。苏沫作为项目的主创设计师之一,主要负责讲解公共艺术装置的设计理念、艺术表达以及与建筑空间的融合逻辑。她投入了巨大的精力,查阅了大量资料,反复推敲构思,精心准备了详尽的PPT演示文稿和等比缩小的精致模型,甚至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,对着墙壁演练了无数遍讲解的语速和节奏。
汇报当天,她特意挑选了一身剪裁利落、质感上乘的米白色职业套装,脚下是能增加气场却又不会过于张扬的裸色高跟鞋。坐在梳妆台前,她比平时多花了些时间,化了一个精致而低调的淡妆,用粉底仔细遮盖了昨夜因紧张而没睡好留下的淡淡黑眼圈,再用一支提气色的豆沙色口红,努力将那个可能会泄露内心脆弱的苏沫隐藏起来,武装上一个成熟、干练、无懈可击的职业女性外壳。
走进甲方公司位于陆家嘴顶级写字楼、可以俯瞰江景的气派会议室时,掌心还是不可避免地微微渗出了薄汗。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光可鉴人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皮革混合的、属于商业世界的气息。
双方人员简单寒暄后落座。苏沫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好投影仪,深吸一口气,正准备点开那个熟悉的PPT图标,开始她演练过无数次的讲述。
就在这时,会议室厚重的实木门,被再次推开。
对方的项目经理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,脸上瞬间堆满了恭敬而不失分寸的笑容:“厉总,您来了!”
一个熟悉到如同烙印、低沉中带着惯有冷淡质感的声音,随之清晰地传入苏沫的耳膜,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,劈开了会议室里原本程式化的氛围:
“嗯,刚开始?”
苏沫猛地抬起头,动作僵硬得如同生锈的机械。瞬间,她全身的血液仿佛在那一刻凝固,又在下一秒疯狂地倒流回心脏!